“我國每年約有55萬人發生院外心臟驟停,但搶救成功率不到1%。事實上,對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有‘黃金四分鐘’的說法,心臟驟停四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在這四分鐘內進行及時救治非常重要。”8月23日,在上海科技節“科技與人文對話”——“安全城市 守護生命”應急科普論壇上,欧亿平台教授、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湯嘯天如是說。
如何提高院外搶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湯嘯天認為,從遠期的目標來看,未來要在公共場所完善自動體外除顫器(註: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以下簡稱“除顫器”)的配置,像滅火器一樣安放除顫器。與此同時,更要加大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除顫器配備後,有多少人在關鍵的時刻能正確地使用?意外隨時可能到達,只有做到防患於未然,掌握好急救知識和技能,遇到緊急情況才能真正出手急救。”他建議,心臟驟停的急救技能普及,可以考慮首先從誌願者開始,“上海的誌願者隊伍建設和活動開展在全國是處於領先水平的,每一個誌願者都會在街頭巷尾出現,他們遇到心臟驟停患者的概率更高,如果能夠對誌願者進行集中培訓,讓他們掌握急救技能,這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此前,一則“兩名醫學生跪地救人無效卻遭惡評”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部分用心不良者的惡意揣測和編排,會不會讓善意救人者寒了心?湯嘯天指出,我們在鼓勵見義勇為的同時,要認識到見義勇為者本身是承擔著巨大風險的,包括安全風險、責任風險、法律風險等。因此,要根據我國國情進一步完善對見義勇為行為的法律保障,除了認定保護、獎勵、援助之外,還應包括知識傳授、行為指導、心理疏導、法律服務等各個方面。“在善待、幫助、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同時,也要提倡采取正當有效的方式‘見義智為’”,湯嘯天建議,“要註意掌握‘智為’的知識和技巧,對面臨的事態作出冷靜理智的判斷,力求緊急處置的有效性與低成本。”
個體健康之外,城市安全同樣是關乎每個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課題。城市裏,哪些地方容易發生災害?如何將防災減災與城市規劃結合起來?同濟大學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副所長韓新介紹,從大的方面看,城市區域性災害主要分為地震、臺風、洪澇、火災四種。對上海而言,未來面臨的災害風險主要包括暴雨、臺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地下空間、水電氣等生命線工程可能帶來的災害隱患,以及火災、化學災害等。
“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加入了很多考慮安全防災的要素,我們首次將城市安全作為一個底線約束來考慮。從整個防災的空間布局來說,基本上按照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的原則,來形成整個防範體系。”韓新介紹,“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敏捷智控的安全韌性城市。圍繞上海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卓越城市,以及最有序、最安全、最幹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定位,推進城市安全和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強化多層級的神經元敏捷感知能力。全方位提升城市運行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水平,綜合發展城市安全立體防控和立體組織創新技術,增強生命線運行智能密度與安全韌性,構建超大城市安全發展的新範式,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藍圖。”
在信息互聯互通的當下,社會治理也在探索守護城市安全的新模式。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介紹:“這次疫情期間,各地政府通過多種形式發布和開放了疫情相關的數據,包括疑似病例數、確診病例數等統計數據,以及病例的性別、年齡等顆粒度更細的個案數據。一些公司基於這些數據,開發出‘疫情安全地圖’‘新冠肺炎患者同行者查詢軟件’等各種產品,幫助大家了解情況,做好自我防控。”
在他看來,數據就像大米,不同的人拿到數據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做出各種各樣的應用。“隨著政府數據的不斷開放共享,專業人士可以對數據加以利用,讓數據的溫度釋放出來,讓城市變得更安全。當然,前提是這些數據沒有安全和隱私問題。”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教授盧洪洲也參與了當天的論壇。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美敦力、上海中心主辦,上海新聞廣播科學家族工作室承辦,上海科技節組委會為指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