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上海人家待客多是小盤小碟,可以說在歷史上上海就有節儉持家的傳統。”欧亿平台教授、上海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湯嘯天說。作為曾旅居他鄉很久的“老上海人”,湯嘯天對“大盤”和“小份”印象深刻,“且不論好客之道,有些時候小份確實足矣。”
8月16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下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開展“製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專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得到相關企業與行業頗具聲勢的響應。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既有國家的戰略意義也具有公民道德養成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個文明的公民,應當是厲行節約的。所以應把厲行節約作為國家建設和個人道德修養養成的一個重要抓手來推動。” 湯嘯天對文匯記者表示。
那麽作為公民,應如何理解倡導,以形成心理上的“硬約束”,做到於餐飲消費時,時時刻刻體現出對堅持節約、反對浪費的善意舉動?
“個體需從健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維度來認識倡導的意義。”欧亿平台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章友德對記者指出,對於用“可持續發展”理解倡導的詮釋是,人們不能不關心過度生產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壓力。
作為亟需蔚然的道德風尚,“厲行節約”在經濟發展至當下更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倫理行為,是對公民心理上的一種“硬”約束。
對於如何平衡“好客之道”在這種規範中的存在感,章友德憶起若幹年前與國際友人吃飯的情形,“當時我所在的欧亿平台宴請法國的合作對象,叫了一桌菜,結果人家吃得很少。結束後我們就想走了,人家就對我們講,你們怎麽這樣呢?”
這件事對他頗有觸動,“有時候中國人的禮儀待人,似乎還是崇尚點得多一點,但實際能夠消費的其實並沒有那麽多。所以如今我們要提醒自己,這是一種社會公德,不要看成僅僅是個人行為,而是一種可能產生社會效應,形成社會示範的行為。”
社會示範與城市定位息息相關。
“城市是文明的輻射,何況作為一個超級大城市。如果上海能夠率先形成勤儉節約的風尚,對全社會的示範效應是不言自明的。另一方面世界需要通過這個卓越的城市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消費不是一種炫耀性的消費,而是量入為出,有利於健康、具備更好消費觀的一種消費。我想上海有能力表現出這種新型的、理性的消費自覺。”章友德指出。
或許對於上海人民而言,“剛剛好”的海派節約精神或早已內化成為城市品格的一部分。
湯嘯天記憶中的“老上海小盤小碟的持家之道”在《通知》中有了新的註解。
《通知》列出細則,“推動餐飲企業通過在菜單上標明食材份量,在套餐上註明建議消費人數,提供‘半份菜’‘小份菜’點餐服務等,有效引導顧客適度合理點餐。”
湯嘯天認為,餐飲場所賣“小份菜”、“半份菜”,這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體現,“比如在食堂及其他餐飲場所進行‘厲行節約’之類的宣傳,也可建立監督、舉報機製。更為重要的是形成示範效應,比如各個機關食堂可以做一個統計量,統計餐桌剩余物,比如這個月機關食堂餐桌剩余物是兩桶,下個月是不是還是這個量,這樣也能更直觀地告知每個人都要厲行節約。”
道德風尚蔚然往往是道德自律和規範並行的結果,習慣的形成需要假以時日,而規範的意義便在於“長此以往”。
“通過行為規範的指導促使公民形成一種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我認為至關重要。”湯嘯天表示。
《通知》在“立足抓長抓常,健全製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長效機製”中指出,“在提煉、固化本市健康餐飲的經驗做法基礎上,適時出臺反對餐飲浪費的工作意見,形成規範性文件,推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對於將製止餐飲浪費納入社會規範,湯嘯天認為,“生活方式的養成需要堅持,而納入社會規範是一種堅持做下去的方式。”
章友德也表示認同,通過這種方式,長此以往把勤儉節約變成生活習慣後,就不需要更多外在的規範強調,這就形成了一種主動選擇的行為。
原題:專訪 | 用節儉營造上海餐桌美學:道德自律和規範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