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平台教授
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 湯嘯天
我國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果斷決策深得人心,但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經濟前景令人深感憂慮,人們普遍擔心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和對外貿易的前景。“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難度持續增大,部分待就業群體與低收入人群生活出現困難,公眾心理有了以下變化。
一是多數人消費趨於謹慎,拉動消費難點較多。
復工復產復業正在全國有序推進,整體經濟形勢已經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由於產業鏈中的“斷點”“堵點”現象,中小微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嚴密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正常運行的矛盾突出,勞資雙方都有資金困難,有的企業已經遇到了“復工後沒有訂單更加難”的困境。就業年齡段人口中的相當部分群體收入減少,退休人員更加感覺到“保命錢”的重要性,多數人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增多,消費行為趨於謹慎。盡管有不少地方政府發放了消費券,但拉動消費的難點較多,世界經濟萎縮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還會持續增大。
二是個別人沖動行為抬頭,維護社會治安難度可能加大。
部分人群可能出現報復性消費的行為,但實踐沖動型消費的比例不大,具有經營、還貸、維持家庭生活等多項壓力的人們內心焦躁。在市場經營困難的狀態下,不誠信的行為可能增多,也為失信者渾水摸魚提供了隱蔽空間。據預測,個人維權與群體性維權(包括保護個人隱私)的事件將增多,維護社會治安的難度可能持續增大。
三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現多樣化,對社會治理的要求更高。
人們對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狀態和人際交往模式的改變,是以“特殊時期”“特殊情況”接受的,對聚會、聚餐依然保持渴望。公眾對疫情防控期間已經形成的好做法,如減少開會、開視頻會議、居家辦公、保持社交距離、一米線排隊、使用公筷公勺、人員聚集場所預約分時段到達等,轉變為生活常態的心理準備不足。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多層次、多樣化,突出表現在對身體健康關註度的提高,對社會治理的要求更高,對公眾數據開放、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更細,與此相關的信訪接待和要求法院立案的數量均可能增加。
四是心理上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的增加與焦躁情緒同在。
疫情防控的階段性成果,已經使得公眾對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但對持續化、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心理準備不足,甚至發出“防控還要多久”的疑問。隨著疫情防控時間延長,人們的僥幸、麻痹、松懈情緒漸增,不服從管理的行為將會增多。隨著世界經濟萎縮,國內企業裁員與破產、失業人口數量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必然有人擔心“明天的日子怎麽過”,不確定、不可抗、不穩定的因素疊加,將導致焦躁情緒的產生和蔓延。
五是非接觸服務創新空間廣闊與能力不足的危機感並存。
疫情防控令人感受到以非接觸為特點的工作方式對傳統工作方式的挑戰,但多數人只是被動地接受非接觸工作,對改變自身知識缺陷與能力的動力不足。疫情防控期間創新的網上交流、掃碼服務等方式得到公眾認可,也為進一步創新非接觸工作、非接觸服務開辟了廣闊空間。網絡服務對培養年輕、親民、接地氣、負責任的社區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與此同時,部分基層工作人員感到工作越來越難做,使命感與疲憊感並存,希望“邊工作邊充電”,在政策支持、科技支撐、進修培訓等方面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