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新冠病毒肺炎有無症狀感染者存在,我們就不能讓無症狀感染成為防控漏洞,更不能因為漏報瞞報形成無症狀感染的黑洞。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經過一段時間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劇蔓延,我國面臨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大幅增加。必須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疫情要強調再強調、堅持再堅持,始終保持警惕、嚴密防範,尤其要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精準落實到復工復產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從4月1日起,國家衛健委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這是國家衛健委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新舉措,受到輿論的普遍支持。由於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充分,在防控疫情的過程中不斷會遇到新的挑戰,當前,唯有報告如實、信息透明,傳播鏈條清晰、隔離措施嚴密,才能使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的無症狀感染者這一關鍵變量得到有效控製。
無症狀感染傳播疫情的風險不可低估
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生事物,我們對防控疫情的認識和實踐剛剛起步,有的方面還沒有破題,需要廣泛探索。其中,應當特別重視無症狀感染者對他人的傳染這個變量因素。
一百年前,在人類與傳染病鬥爭的歷史上有過“瑪麗傷寒”的故事。瑪麗一生中直接傳播了52例傷寒,其中7例死亡,間接被傳染者不計其數。經過長時間的醫學調查論證,確認瑪麗身上帶有傷寒桿菌,但屬於“健康帶菌者”,即自身不得病,卻可以把病菌傳染給別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沒有發燒、咳嗽、咽痛等臨床症狀,但核酸檢測為陽性的個體。從本質上看,無症狀感染者體內已經感染病毒,“無症狀”是表象,體內攜帶病毒是實質,應當把無症狀感染者列為確診範圍。由於全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很不充分,客觀上存在大量知識盲區,疫情防控工作是在探索的過程中前行,無症狀感染應當引起格外關註。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的管理並不是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歧視,而是強化對無症狀感染者在內的公眾健康的科學保護。無症狀感染者自身是無辜的,在未被發現確診之前其本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疾病控製工作的價值在於盡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並及時落實防控措施,防止無症狀感染者在不自覺中繼續感染他人。
目前,對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數量多少、攜帶病毒的濃度高低、傳染性的大小還需要進行進一步調查、統計、研究。客觀地說,對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研究需要時間,也需要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公眾的支持和協助。即便假設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不多,但由於其傳染他人的隱蔽性,也不能低估其傳染力。截至3月30日24時,我國已經發現1541例無症狀感染者。從我國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病例看,雖然只是零星發生,但已經有一人傳染多人的證據,切不可掉以輕心。
目前,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有主動篩查與流行病學調查兩條途徑。主動篩查主要依靠核酸檢測,目前除了在入境人員中百分之百實施核酸檢測之外,還不可能在所有人群中普遍進行核酸檢測,因此流行病學調查十分關鍵。通俗地說,流行病學調查就是圍繞研究發現的感染者“找上家、查下家”,搞清楚傳播的鏈條。“找上家”是查清這個人是在什麽地方、從誰身上感染的;“查下家”是調查清楚這個感染者還和哪些人有過密切接觸,可能又傳染了哪些人。無症狀感染者自身並沒有身體上的不適,或者因為症狀極其輕微而沒有感覺,其在社會上活動時很可能成為不自覺的移動傳染源。目前,上海已經采取醫院的發熱門診向基層延伸反應靈敏的“哨點”,繼續加強社區防控和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有自覺症狀而就醫是人們行為選擇的常態,無症狀感染者主動就醫的可能性極低,除了口岸對入境者百分之百進行核酸檢測外,無症狀感染者被發現的概率比較低。為此,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出門戴口罩,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不紮堆,註意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必須一絲不苟。
小概率事件並不是不會發生的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說,由於“巧”或者“不巧”,某種事情總會發生。在科學研究中,把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稱為概率值的大小,但實踐中往往存在把小概率事件當作“不會發生”。其實小概率事件也是會發生的,只是發生的可能性比較低。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統計規律:無論概率p多麽小(即小概率事件),當n(某項活動的值)越來越大時,P越來越接近1。小概率事件並不是不會發生的事件,只是在統計數據上發生的概率比較小。我國武漢市在疫情出現初期,對疫情蔓延可能性估計不足的教訓讓人記憶猶新。
這裏還需要介紹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墨菲定律給我們的警示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啟示是:雖然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不斷重復發生的每一次活動中,小概率事件依然可能發生,因此必須引起高度警惕,把聯防聯控措施落實到位。通俗地說,只要有萬分之一出現危險的可能,就應當百分之百地嚴防死守。在客觀上,小概率事件依然具有發生的必然性,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松懈情緒是小概率事件現實發生的主觀原因。
口岸篩查是把住國門,社區防控是守住家門,發熱門診是把住醫院門,這三道門是依次遞進的。發現患者或者無症狀感染者的時間越是推後、空間擴大,傳染源在本土滾動擴散的危險就越大。在機場篩查中對入境人員百分之百核酸檢測、一律實施14天隔離觀察的重要性在於,運用科技力量,力爭在入境的第一時間、第一空間發現患者或者無症狀感染者。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不是一句空話,必須體現在具體工作的落實上。如果無症狀感染者傳染了一個人,而又沒有被及時發現采取隔離措施,就會出現數以十計、百計的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中的感染者再“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十六”滾動傳播,後果就不堪設想。
防止疫情反彈要在信息公開下落實防控措施
當下,既要高度重視無症狀感染的防控,也要避免人心恐慌,為此必須從如實報告、信息公開環節抓起,讓公眾及時了解疫情變化的真實信息。如果公眾生活在虛假的疫情“零增長”環境中,再強調落實防控措施就會引起反感。無症狀感染者在本質上是感染者,具有隱蔽的傳染性,所以,必須把無症狀感染者列入確診人數,並註明該無症狀感染者在什麽範圍內、有過什麽樣的活動、已經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等信息,實事求是地公布於眾。如實報告無症狀感染者確診人數,特別是註明哪些是經核酸檢測主動篩查發現,哪些是由關聯病例“倒查”發現的就顯得更加重要。信息公開越及時、越準確、越清晰,對提高公眾警惕性的作用就越強,也越加有利於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
從傳染病的傳染範圍看,最開始都是零星散發的病例;第二步是出現集聚性的傳染,主要發生在有密切接觸的人群中;第三步是出現傳染途徑不明的社區傳染。傳染病的擴散如同“滾雪球效應”,小的雪球在滾動初期,需要借助外力的推動,當雪球的體積足夠大時,就可以依靠其自身慣性向前推進且越滾越大了。這是因為,隨著雪球的不斷滾動,雪球的壓力使地面的雪和雪球出現一些液態的水,使得雪球不斷地把地面的雪粘到雪球上,雪球就越滾越大了。當前,境外疫情的劇增和本土散發病例的存在都是客觀存在、不可回避的現實。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無症狀感染者就是造成堤毀人亡的“蟻穴”。無症狀感染者本身是無辜的,但越是零星散發的病例越要如實申報,絕不能為追求或者保持虛假的“無確診病例”,誤導公眾放松警惕。疫情防控的關鍵是要做到“四個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及時發現、報告、隔離、治療更為重要。必須特別強調,小的雪球在滾動初期是需要借助外力推動的,在疫情防控中漏報瞞報就是造成雪球越滾越大的“外力”。如實報告、信息公開是有效阻斷疫情的擴散、降低感染率的前提。
堅持不懈地做好社區防控和個人防護需要信息公開的支撐。比如出門戴口罩、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是需要時時刻刻自覺去做的,如果用虛假的信息麻痹了公眾的警覺性,強調個人防護就成了空談。既然新冠病毒肺炎有無症狀感染者存在,我們就不能讓無症狀感染成為防控漏洞,更不能因為漏報瞞報形成無症狀感染的黑洞。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原則,就能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群眾的警惕性。群眾主動防範的自覺性增強有利於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進而形成防止疫情反彈的鐵壁銅墻。
(作者為欧亿平台教授、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