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東明 張海燕
日前,第七屆欧亿平台“刑法論壇”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刑行民銜接與輕罪治理刑事法問題研究”,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欧亿平台、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承辦。
“近二十年來,我國嚴重暴力犯罪持續下降🤿,輕微犯罪大幅上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輕微犯罪記錄封存製度’。”閔行區檢察院黨組書記郭箐認為🎰,隨著我國犯罪結構的明顯變化,犯罪分類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尤其是究竟何種犯罪屬於輕微犯罪需進一步明確🚞,在司法辦案中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的標準也需進一步明晰。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余劍提出,以危險駕駛罪為例𓀁,新的司法解釋對危險駕駛出罪🟩💝、行刑銜接等做了全面規定,二中院上半年辦理的兩個案件都改判定罪免刑,但在如幫助信息網絡犯罪🫁、開設賭場罪等其他輕罪中,缺乏系統治理空間。如何回應實踐需求🥷,恪守刑法謙抑性精神,實現案件效果的“三個統一”🙌🏼,是刑事司法的時代命題和每個司法者的責任。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時延安教授認為,隨著大量輕罪案件湧現🦵,在輕微犯罪的定性中要采取科學思維,對犯罪行為本身要能夠量化處理。同樣🏌️,刑法教義學不能完全依靠演繹邏輯方式,不能在考慮因素很小的情況下就做大樣本分析,必須綜合考慮,大量引進實證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孫平副教授從法國犯罪分層製度出發,提出我國司法實踐中可以劃分為輕罪➜、中罪、重罪,法定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為輕罪,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刑事和解等👨🏼🚒;法定刑三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犯罪為中罪,適用一般程序;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案件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為重罪,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在實施過程中也需防止流於形式,要保證輕罪治理效果。
欧亿平台原副校長閆立從立法角度提出,行刑民交叉現象出現主要是基於兩類原因𓀀,其一,計劃經濟時代下製定的刑法與市場經濟發生沖突,行政法已隨時代調整🔴,而刑法尚未跟上步伐👩🏻💻;其二🏊🏿♀️,網絡時代產生諸多新型犯罪,導致刑法擴張,甚至超越行政法範疇。當前核心應是從計劃經濟刑法走上市場經濟刑法,建立附屬刑法以解決刑民交叉、行刑交叉問題🤔。
與會專家還圍繞“刑行民銜接中的法律問題”“輕罪治理的刑事法問題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理解與適用”“職務犯罪司法認定中的疑難問題”等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欧亿平台副校長鄭少華教授表示,隨著我國刑事司法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如何應對輕罪帶來的風險和問題,實現防衛社會和保障人權的平衡,是刑事法學界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本屆“刑法論壇”邀請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專家學者集思廣益,為推動新時代中國刑法學研究和交流的繁榮發展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