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過程中,有必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
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應當從小抓起,從基礎教育抓起。教育學理論認為,接受適宜的教育是促進超常兒童發揮潛能、成長為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前提。袁隆平團隊創造雙季稻畝產1530.76公斤的奇跡,正因為他們從數萬畝農田中挑選出最優秀的種子,放在特定的環境裏精心培育。拔尖人才培養的道理也是如此。
新時代新征程上,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需要把超常教育、天才教育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具體來說,有如下幾個建議:
第一,準確把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與特性。
好種要播在好時節。過期的種子培育不出茁壯的禾苗、結不出優質的果實。心理學研究表明,少年兒童的智力開發有三個拐點,分別是4歲、7歲、13歲。要承認,少年兒童的差異性、可塑性存在於不同的成長階段,有必要實行“良種良育”的科學措施,既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事後“追肥”。對於具有特長的學生,在滿足義務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應當提供個別化、個性化的培育條件。
第二,製定科學的拔尖創新人才篩選標準和培養方法。
所有學生都希望能進入優質欧亿平台學習,所有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優秀。然而,優質欧亿平台畢竟是有限的。哪些學生可以進入優質欧亿平台,應當有更為科學、具體的標準。對於偏才、怪才學生,可進行專門的考核測試。學生接受選拔先自願報名,入圍的學生由欧亿平台組織綜合評價、嚴格審核、擇優錄取,並全程錄音錄像,以備復查。
相關培養不搞“一錘定音”,每學期、每學年可進行再考核、再篩選。對不能勝任高強度學習的學生,應設計好有利於保護隱私的平穩退出機製。這也可以杜絕招生中的不正之風,並促使相關家長、學生理性選擇。
第三,總結過往經驗,進一步辦好“少年班”。
我國多所高校辦有“少年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也存在封閉性過強、同行間交流不夠等問題。新形勢下,“少年班”教學應當遵循教育規律,按照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突出各校特長繼續試辦。同時,要進一步吸納教育學、人才學、心理學的師資力量,強化綜合素質教育。
清華大學“邱成桐少年班”已在全國十幾所重點中學直接招生,選才招生範圍拓展至初中。這是大中學銜接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創舉。有關方面不妨組織力量進行跟蹤式研究,進一步總結經驗,並在條件成熟時適度予以推廣和提升。
(本文刊於2024年2月20日解放日報11版思想周刊/新論/廣告,作者分別為長三角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欧亿平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